当前位置:首页 > 出版物 > 《财贸经济》 > 期刊目录 > 文章详情

《财贸经济》2018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发表于

 


财贸经济
2018年第4期
1
目  录
严格管制还是放松管制

——去杠杆背景下的市场进入政策研究


吕炜 高帅雄 周潮(5)


增加土地供给能否有效抑制房价上涨


——利用“撤县设区”的准实验研究


张清源 苏国灿 梁若冰(20)


异质性预期下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效应


赵玮 赵敏娟(35)


货币政策盯住目标应该考虑不平等吗


陈利锋(51)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同群效应吗


辛兵海 陶江(67)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现金持有水平:“掏空”还是“规避控制权转移风险”


李常青 幸伟 李茂良(82)


跨越边界的集聚:空间特征与驱动因素


邵朝对 苏丹妮 李坤望(99)


地理集聚与企业的自选择效应


——基于上、下游关联集聚和专业化集聚的比较研究


李瑞琴 孙浦阳(114)


“二孩”生育政策“遇冷”:理论分析及经验证据


靳卫东 宫杰婧 毛中根(130)


农业生产性服务决策的经济分析


——以农机作业服务为例


张宗毅 杜志雄(146)


2
摘  要
严格管制还是放松管制

——去杠杆背景下的市场进入政策研究


吕炜 高帅雄 周潮


内容提要:“潮涌式”的市场进入容易导致过剩产能,是否也会加高行业的杠杆率水平呢?在我国,以进入管制为特征的产业政策是政府调控市场进入的主要工具,该管制政策又会对行业的杠杆率产生如何的影响呢?为此,本文基于市场进入这一视角,运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政府市场进入管制政策对上游行业杠杆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政府放松市场管制会拉动上游行业的杠杆率水平,而且,政府前期的管制程度越高,放松管制时上游行业的杠杆率水平上升的幅度就相对越高。对政府而言,若不放松管制,社会福利就会受损;若放松管制,就必然面临高杠杆问题。面对这一两难选择,政府在放松管制时需要把握好时机,降低决策成本。


关键词:产业政策 市场进入 去杠杆 DSGE


作者简介:吕炜,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帅雄,东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博士研究生;周潮,中国人民银行张掖市中心支行经济师。


增加土地供给能否有效抑制房价上涨 


——利用“撤县设区”的准实验研究


张清源 苏国灿 梁若冰


内容提要:为抑制重点城市房价的过快上涨,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很多调控政策。其中,供给侧的土地调控是近期以来的重点。虽然关于土地供给与房价的关系已有很多学者关注,但由于两者之间存在很强的内生性,导致得到的结论不一,甚至出现完全相反的情况。基于此,本文首先通过建立一个静态局部均衡模型,说明政府的土地供给行为对房价的影响机制;其次创新性地利用“撤县设区”这一准自然实验,并基于2000—2013年中国26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PSM-DID方法研究了土地供给对城市房价的影响,很好地规避了两者的内生性问题。研究表明,土地供给规模的扩大的确有助于降低城市的房价水平。这一结论在排除城镇化推动商品房市场需求增长的情况后依然成立。因此,扩大土地供给规模以缓解供需矛盾是调控我国中心城市房价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土地供给 商品房价格 撤县设区


作者简介:张清源,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苏国灿,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梁若冰(通讯作者),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异质性预期下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效应 


赵玮 赵敏娟


内容提要:本文在新凯恩斯DSGE模型中引入基于Agent的计算经济学的建模思想,构建了基于Agent的DSGE模型,从社会福利的角度探讨宏观审慎政策效应及其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策略。研究发现:基于Agent的DSGE模型中,产出与通货膨胀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较“传统新凯恩斯DSGE模型”平缓,并且持续时间更长;本文模型更加符合现实经济,样本内外预测能力较传统新凯恩斯DSGE模型与VAR模型好;当经济面临违约风险冲击及生产力冲击时,中央银行运用包含逆风策略的货币政策工具与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相配合对经济波动影响最小,更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以及减少福利损失。


关键词:有限理性 异质性预期 基于Agent的计算经济学 新凯恩斯 DSGE模型


作者简介:赵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博士;赵敏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货币政策盯住目标应该考虑不平等吗 


陈利锋


内容提要:基于技能差异的角度,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消费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考虑了技术冲击对于不同技能劳动力群体以及不平等产生的动态影响。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导致了不平等的恶化。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考察了不同货币政策机制对于不平等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1)与未考虑不平等的泰勒规则相比,考虑不平等因素的简单规则部分牺牲了产出的增长;(2)相比考虑失业的简单规则,考虑不平等因素的简单规则所带来的产出损失相对较小,并且能够相对较好地缓解不平等;(3)相对于未考虑不平等因素的政策机制而言,考虑不平等因素的简单规则显著降低了政策引致的社会福利损失。最后,通过社会福利损失比较,考虑收入不平等因素的简单规则所引致的社会福利损失与最优货币政策最为接近,而考虑消费不平等因素的简单规则所引致的社会福利损失则相对较大。因此,存在不平等的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应该考虑收入不平等。


关键词:技能差异 消费不平等 收入不平等 货币政策


作者简介:陈利锋,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同群效应吗 


辛兵海 陶江


内容提要:使用中国A股上市银行2007年第1季度至2017年第1季度数据,本文首次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同群效应问题进行实证检验。通过资产定价模型并结合上市银行股票收益率数据,本文定义工具变量,并使用工具变量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同群效应,个体银行的流动性政策选择会受到群体银行的影响。(2)中小银行之间的同群效应最为显著,“太多而不能倒”的集体道德风险构成了中小银行之间相互效仿的主要驱动因素;而国有四大银行与中小银行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互模仿行为,这排除了基于信息获取的学习动机导致同群效应的可能性。从宏观审慎的视角,本文结论为系统流动性风险监管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实证支持。


关键词:流动性风险 同群效应 宏观审慎监管


作者简介:辛兵海,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陶江,南开大学财政学系教授。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现金持有水平:“掏空”还是“规避控制权转移风险” 


李常青 幸伟 李茂良


内容提要:本文以2013—2015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季度数据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是否会影响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实证结果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呈U型关系。当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低于临界值时,由于资金占用等原因,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降低;当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高于临界值时,控股股东为了规避控制权转移风险,要求上市公司持有更多现金。这说明不同质押比例水平下控股股东出于不同目的对上市公司采取不同的财务政策,从而对现金持有水平产生非线性影响。上述结论在尽可能控制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在进一步的分析中,本文还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呈U型的关系只在非国有企业中存在,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降低是股权质押的控股股东“掏空”所致的,增加的现金持有是来自公司资本性支出的降低和现金分红的减少,持有更多的现金能显著降低股价触及平仓线的可能性,股权质押的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干预损害了公司价值。


关键词:股权质押 现金持有水平 掏空 控制权转移风险


作者简介:李常青,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幸伟(通讯作者),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李茂良,厦门大学财务管理与会计研究院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


跨越边界的集聚:空间特征与驱动因素 


邵朝对 苏丹妮 李坤望


内容提要:随着国内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产业的空间格局呈现出跨越行政边界连续集聚的新态势。针对传统集聚指标无法捕捉中国产业跨边界连续成片的集聚现象,本文选择DO指数测度了2008年中国制造业各行业在连续空间上的集聚程度,并进一步探索了其驱动因素的空间存在形式。结果表明:44%的制造业行业是显著集聚的,且集聚的空间尺度大都在0~300km范围内。其中,大企业在短距离范围内高度集聚,并推动了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地理集中,而小企业集聚发生的空间尺度较大,且促进了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空间集聚。驱动因素分析表明,空间外部性对产业集聚的促进作用具有地理衰减特征,尤其是知识技术溢出,仅在100km范围内发挥作用;而地方保护主义的阻碍作用呈现空间增强趋势,并在短距离范围内抑制了空间外部性的有效溢出。本文研究有助于准确把握中国经济空间格局的全貌,为有效引导产业梯度转移和合理布局奠定了基础性认识。


关键词:制造业集聚 空间连续 驱动因素 DO指数


作者简介:邵朝对,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苏丹妮(通讯作者),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李坤望,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地理集聚与企业的自选择效应 


——基于上、下游关联集聚和专业化集聚的比较研究


李瑞琴 孙浦阳


内容提要:本文从企业异质性角度检验了中国企业的区位自选择效应,即高生产率的企业是否一定会选择在产业集聚程度较高的中心区。在衡量集聚程度的方式上,本文不仅考察了传统的专业化集聚,还首次考虑了上、下游产业关联的多样化集聚,使用嵌套Logit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着重对区位自选择效应在两类集聚条件下的差异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在专业化集聚程度较高的中心地区,企业的自选择效应较为明显,但对上、下游产业集聚程度较高的中心地区,企业的自选择效应则相对较弱。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国外市场依赖程度较大的纯加工贸易型企业更为关注优越的地理位置,因此,尽管这类企业生产率相对较低,但在竞争效应尚可容忍的条件下,它们仍倾向于选择那些具有地理优势的中心地区,这说明这些地区企业生产率的分布是较为分散的,这类企业不存在明显的区位自选择效应。基于此,本文认为,为缩小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核心地区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要为那些生产率较低的加工贸易型企业的区位转移创造有利条件;外围地区则要重视开放、基础设施建设和上、下游产业链的搭建,逐渐培育具有地区特色的产业集群。


关键词:异质性企业 自选择效应 专业化集聚 上、下游关联集聚


作者简介:李瑞琴,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孙浦阳,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二孩”生育政策“遇冷”:理论分析及经验证据 


靳卫东 宫杰婧 毛中根


内容提要:近期以放松“二孩”生育管制为核心内容的政策改革明显“遇冷”,我国人口增长正面临“断崖式”下滑的巨大风险。本文采用文本分析和准实验分析法,从理论和经验上论证了城乡生育成本变化及其对生育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随着生育成本的变化,农村家庭的意愿生育水平大幅下降,而城镇家庭的意愿生育水平小幅增长,最终城乡意愿生育水平总体降低。那么,考虑到目前实际生育率远低于意愿生育水平,“二孩”生育政策“遇冷”就成为由此可得的必然结果。所以,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通过生育激励措施消解生育成本变化的不利影响,是未来我国人口政策改革的关键。


关键词:生育政策 生育成本 文本分析 准实验分析


作者简介:靳卫东,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宫杰婧,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毛中根(通讯作者),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农业生产性服务决策的经济分析 


——以农机作业服务为例


张宗毅 杜志雄


内容提要:农机作业服务已成为农业生产性服务的重要内容,是连接传统小农户和现代农业之间的重要纽带和工具,但农户购买农机还是购买服务,以及购买何种农机,其决策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作业服务市场及作业补贴又对农户决策产生什么影响?本文通过构建不同决策的成本模型,分析了不同决策的临界条件,并用2397个家庭农场数据进行了实证。结果表明:(1)农户购买农机还是购买服务,以及购买何种农机,取决于自身机会成本、不同功率农机平均使用成本和作业服务市场价格等变量中最低的那一个。(2)不同的农业机械有不同的购买临界规模区间,只有在此规模区间内的购买决策才是经济的。当然,这个临界规模区间受到服务市场的影响。(3)补贴并非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的灵丹妙药,不恰当的补贴会错误引导农户决策。补贴工具仅应在农业生产性服务市场发育不完善、程度较低时使用。


关键词:农业生产性服务 农机作业服务 购买决策


作者简介:张宗毅,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博士后、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副研究员;杜志雄,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