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果 > 论文 > 文章详情

滕祥志:从宏观历史视野看待分税制

发表于 tengxiangzhi
        分税制之实行,于兹十有八年。期间,分税制于中央与地方分权架构、规范政府与企业关系、提升中央财政“两个比例”方面,居功至伟,影响深远。日前,对分税制之理性思考不断深入,其意旨在完善税制。然迩来对分税制之批评不绝于耳,渐失平和公允之正。“程序不法论”,“不合时宜论”,相继见诸报端;其诡怪非常之最者,莫过于“逼良为娼论”。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于论者,其或无偏激之词,然一言既出,或失严谨,一经媒体裁剪夸饰,遂发酵放大,则足以耸动视听,风闻海内,为慎思明见者所不与。

        分税制本在完善之中,其或有须改进之处,理所固然。论者以为,诸如与之配套的转移支付尚待完善;地方财力与事责尚不匹配;地方政府专注横向竞争,或盲目招商引资,或拓展税源取向,或唯GDP导向,或疏忽社会民生,等等,其妥当与否,另当别论。然微词所指,在分税制本身。察坊间舆论,道分税制之非者众,说分税制之善者寡;归咎“土地财政”于分税制者多,称分税制之历史功绩者少。有鉴于此,如何评价和判断分税制之历史地位,如何从宏观视野解读分税制,以澄清对分税制的不当指责,显得十分必要。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分税制之功绩地位,须在宏观历史视野中体察。

        晚近数百年,中华文明由令人艳羡而渐趋崩溃,由雄踞东方而不绝若线,何为其然?期间,蛮族入侵,列强瓜分,或为外因。但以经济视角观之,金融之弊,财政不振,诚为内因。所谓金融之弊,自明代以来,境内外商人联手围剿法币,遂至宝钞崩溃,被迫接受外银流入,确立银本位。经查,银本非中国主产,而多产于美洲日本,至此,货币之权假于人手,币权不能自主,国家焉能不厥?所谓财政不振,据笔者阅读所及,明代财政崩溃,事出有因。一者,明代中后期,商业发达,人口流动加速,大中城市林立,工商经济崛起,商人之影响与日俱增。于科举取士,其诸多举人进士,非出于巨商大贾,即来自大小地主;于学术思想,无独有偶,明代浙东尚利学派,趁势兴起,亦可见当时经济结构之一斑;二者,史家公认,明代中后期其商业税比例极小,中枢曾数度力图征收矿税等商业税,均受干扰阻挠,无功而返。其反对最力者,则为商人利益集团及其代理人。是故,单一农业税制与经济结构脱节,国家无力承担后期巨大军事和赈灾压力。值此,天灾民变,兵饷匮乏,由财政崩溃,而国家瓦解,势所必然。

        论者以为,清代国家崩溃,与清代中后期地方势力崛起,曾国藩集团尾大不掉和财政危机有直接关联。湘军起自草莽,曾国藩以礼部右侍郎奉诏办团练,无职无权,军费无着。然其治军有方,屡败屡战,克复武昌,初见奇功,咸丰帝欲委以实职,署理湖北巡抚,而曾则急需实职,以纾军费之困,以解节制之忧。但言官谏阻:“曾国藩丁忧在籍,尤匹夫耳,其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恐非国家之福。”咸丰遂幡然醒悟,收回上谕。察曾国藩部,其庞大军费不拨自户部,而出于自筹。湘军须先实际列支,而后奏报户部核销。核销准与不准,无有定数。故核销者,中央对湘军之财政“形式”控制也。天京大捷后,准予湘军军费全额核销,并无实际纠察,以示朝廷恩典,而湘军统帅闻讯,深体“皇恩浩荡”,遂“喜极而泣”。清代中后期财政之弊,自湘军军费筹措、报销机制可略见一斑。及至晚清鸦片战争,英军数千海军,以游击战法,自南而北,扫荡中国,视数百万常备军为无物。而各地因兵员缺饷而“自保”,画地为牢,庞大帝国竟辱于数千夷兵,签下丧权辱国之约,其国家能力之弱,无以复加。

        自甲午战败,列强纷至,掠首都、焚园林、开门户、割香港、据台彭,占海关,中国之财政金融、经济军事、文物典章,道通文脉,自此一蹶不振。至若变法图强,戊戌喋血;宪政共和不果,遂至军阀混战;民国初立,财政金融实难独立,朝不虑夕;日寇则趁人之危,再呈武力,冀图吞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每逢国族危难,则有仁人志士,或躬身入局,或挺身而出,虽赴汤蹈火,出生入死,在所不辞;共产党人,历尽艰险,领导人民殊死奋斗,建立新中国,彻底清除买办势力,独立金融和财政,奠定初步工业化之基础,得之殊为不易。分税制改革以来,国力五百年来空前强大,国家能力持续增强,此诚为历代先贤先烈于九泉之下所乐见,而或有不乐见其成者。且夫近代世界变局,列强横行,丛林规则当道,资本所致,攻城略地,行强权之实。兼以坚船利炮,拓展市场,奴役殖民。列强纷争,虽历两次大战巨祸,世界仍不安宁。后发之国,分工协作之组织力低,若缺乏集中意志、统一财政、强大金融和强大国防,则何以言文明自保?何以言文明复兴?迩来坊间议论,一以削弱、瓦解和限制政府权力为能事,以攻击国企和公有制为职志,必欲拆解瓜分而后快,其根基在“契约论”、“宪政论”、“自由论”、“程序论”等,欲置政府于“必要邪恶”和“守夜人”地位。凡此西学,流风所及,悖于民本学说,逆于国族民情,削弱国家能力,有识之士,无不叹惋。

        历代改革改制,无不涵盖理财内容,或以理财为主。管子相齐,权衡轻重,调控粮价,始有常平仓法,而后人继之;赖管仲之力,齐桓公遂霸诸侯。秦孝公时,商君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徙木为信,遂有嬴政雄视宇内、并吞八荒、一合诸侯、书同文而车同轨、启中国文明之地理疆域、创海内为一不世之功;汉武帝时,桑弘羊行均输法、盐铁专卖法、算缗告缗法等,奠定雄厚财政基础,武帝遂击退匈奴入侵,捍卫华夏文明,改写世界版图。北宋王安石,行青苗法,以国家信贷支持小农,打击豪强高利贷;以均输法,集天下之财,抑制巨商利益;以常平仓法,保粮食安全,谷贱则高价收粮,谷贵则开仓低价售粮,平抑市场,保护农本;此法之精髓,至今沿袭,并漂洋过海,为西法所借用。惜乎安石变法,持“三不足论”,不拘于时,故反对者众,而支持者寡,惟得神宗一人而已,故“新法新学”终为后人所废。明代张居正,行考成法,整顿吏治;量入为出,虽两宫用度,一以节制;丈量田亩,以一条鞭法,为国聚财,致府库充足,边疆绥靖,乃成一代名相。

        是故,财税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若财税改革切合时宜,或可建不世之功,而国家随之振兴;凡财税改制改革,不合于时,不顺乎势,徒强人所难,虽言之凿凿,振振有词,但恐难以为继,鲜克有终。观当今之势,中国宜外合诸侯,内聚民气,独立金融、振作财政,然后或可言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建社会、续文脉;财政不振者,何以言教育、医疗、养老、就业之民生?因此,分税制既已成就斐然,言改革分税制者,宜深思熟虑,谋定而后动,非增强国家能力者不为也。汉代贾谊《论积贮疏》有论:“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古之积贮者,财政也。贾谊之政论,素为伟人所重。汉之国祚,延及四百余年,数中华文明,三代以外,则必称汉唐宋明。窃以为,时隔千年,贾生之论,诚为至论,当为今人惜之重之鉴之。因此,于今谋划财税战略,当居安思危,视野宏阔,秉持增进国家能力之基本目标。否则,就事论事,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古人尚有一言兴邦丧邦之惧,今之君子,能不慎乎?

        发表于《中国税务报》,2012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