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果 > 论文 > 文章详情

闫坤:财政再出发——在新发展格局构建中扬帆起航

发表于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思路一经提出,一片更为广阔的“海域”便随之开启。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财政像一艘巨轮,即刻扬帆起航开赴新的海域,为筑牢海域基础开始一番新的作为。 

  海域与巨轮:相辅相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而财政是以政府为主体的收支活动,其载体是资金和政策,具有强渗透性,能够有效支持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在深层次变革中可发挥全局性、系统性作用。因此,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必然离不开财政的支持。 

  当然,财政这艘承载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巨轮,也将在新的海域获得无限新动力。过去的一年,在经济新常态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财政克服了巨大压力,成功地以更大力度的减收增支来支持“六稳”“六保”,并且实现“以保促稳”。当前,财政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支持新发展格局构建的关键性作用,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新发展阶段被新发展理念武装的新发展格局开启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新征程,财政参与支持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便将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下的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之中,在完成联通关键节点、打通循环堵点的任务的同时,财政自身也将提质增效,形成收支良性循环,以更小的支出成本获得更大的财源,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目标。 

  也就是说,巨轮在新的海域航行,将形成财政与新发展格局之间良性互动的关系——财政为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提供基础性支持,新发展格局为财政可持续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 

  收入纽带: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雄厚的财力保障 

  我国各级财政的可支配财力来源于税收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及政府债务收入。在新发展格局下,需要发挥税收的总量和结构调节作用,在支持国内大循环的基础上,激活国际循环,带动双循环的相互促进。在此过程中,需重点发挥增值税、所得税的作用,进一步巩固减税降费成果,在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新发展格局夯实经济基础。 

  发行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是弥补财政赤字、增强政府调控能力的重要途径。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我国增加3.7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中央财政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也全部用于地方,二者迅速转化为地方急需的财力支持,对地方抵抗住疫情冲击实现平稳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为发挥政府规范举债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积极作用,还需要建立低成本、高绩效政府债务管理长效机制,优化政府债务风险定价机制,将风险牢牢锁定在可控范围。 

  此外,还需立足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的要求,着力提升公共资产、资源的配置效率,增强公共资产、资源的收益能力以及应对当期风险和中长期风险的能力。 

  支出纽带:承载新发展格局下的财政职能转化 

  为适应新发展格局构建的需要,财政职能应适时转化。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发展格局的解读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据此:一是面向国内大循环畅通,支持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及其之间的衔接。二是面向供需循环畅通,支持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供需良性循环。三是面向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通,为市场主体创造有利的营商环境,特别是支持中小微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财政支出是履行财政职能的载体,财政职能是支出总量和结构安排的依据。要实现财政职能的顺利转化并保持可持续性,需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精准支持核心、关键领域。在新发展格局下,重要的一点是推动科技加速发展和消费量质双升,在财政能力有限的条件下,需优先将科技和消费作为财政支出的着力点。 

  一要切实做好科技领域的财政支持。科技发展处于上述三方面的交点,在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中至关重要。一方面,科技创新是健全现代产业体系的载体,既需要其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又需要其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总体上提升产业链、价值链。其中,信息技术、绿色技术、智能技术还是生产、分配、流通、消费衔接的粘合剂。另一方面,科技创新是推动供需循环畅通的重要抓手,以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质量,培育新型消费,吸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终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此外,只有科技发展才可能突破“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为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畅通内外循环创造前提。随着新发展格局下财政职能转化,需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突出科技对于新发展格局构建的重要性。 

  二要加大对消费的财政支持。扩大内需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基点,而扩大消费则是扩大内需的基点。“十三五”以来,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均值已超过60%,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因此,消费是新发展格局下财政重点支持的另一领域,具体需通过加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来实现。考虑到财政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新发展格局下,保障社会保险体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需通过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切实保障居民基本生活,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在财政支出方面,除了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外,还需实现社保统筹层级的实质性提升,解决好存量资金的处理与潜在缺口的责任分担以及相关利益冲突等难题。 

  制度纽带:现代财政管理与财政体制优化为新发展格局保驾护航 

  一是推进中期财政规划改革。通过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弥补传统年度预算缺陷,同时,与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有效衔接,为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做出可持续的预算安排,并且进一步提升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强化预算防风险能力。 

  二是推进财政预算支出标准化。根据标准安排预算支出,并将资金分配的依据和结果予以公示,从而提高预算透明度,实现预算分配公平公正,为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提供可靠支撑。 

  三是推进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实现预算绩效管理的全口径与全覆盖,将四本预算的财政收支均纳入绩效管理范围,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绩效评价结论,并以其为依据进行预算资金分配。在中期财政规划改革完成后,还需推动预算绩效管理从年度向中期拓展,将中期财政绩效评价结论作为中期财政规划编制的依据,从而以预算绩效管理现代化拓展新发展格局下的财政能力空间。 

  四是推进财政体制优化。把握新发展格局下政府间财政关系发展的新趋势,对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进行调整,在对各级政府综合财力进行评价的基础上,优化政府间收入划分和转移支付制度。充分认识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对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作用,探索疫情下的特殊转移支付机制向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转化的路径。 

  2021年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开局之年,需要财政以可持续之力支持这项宏伟战略的开局。这便需要明确财政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全面激发财政能力,并在此过程中成就财政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