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成就
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众多,现经国家批准命名的有100余座。它们像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华夏大地,引领着中华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为国家及许多省、市和地区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
我国的四大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全为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不但是全中国的心脏,而且也是与世界各地进行政治、经济、文化频繁交往的国际大都会。它系千年古都,文化积淀极为丰厚;现在又是我国科学、教育、体育、文学艺术最为发达的地方。上海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于一身,不但在全国,在世界上也名列前茅。其他如广州、长沙、武汉、郑州、南昌、福州、杭州、南京、济南、成都、西安、银川、昆明、拉萨、沈阳、哈尔滨、呼和浩特等历史文化名城均为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它们的经济、政治与文化活动自然辐射全国、全省以至全世界。
从经济上看,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1/3是由历史文化名城创造的,见下表:
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比较
|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3》第55页和《中国城市年鉴——2003》第112—127页有关资料编制。 |
由于有些历史文化名城(如正定、平遥、寿县等等)属市辖县,未列人《中国城市年鉴——2003》660个城市统计范围,历史文化名城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实际高于35996.5亿元,仅就这个数据分析,它就占我国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104790.6亿元的34.35% ,其中,农业占9.2%,工业占31.1%,服务业占50.9%。仅从数量上看,历史文化名城在国民经济中就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经济质量上看,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现代农业企业,大多集中在城市郊区,特别是首都、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工业更是这样,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工业,不但技术先进,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也高于其他地方;在服务业,科技含量高、文化内涵丰富的优质服务,主要集中在历史文化名城,这不仅是我国服务业的基础,也是我国服务业的先导。
当今世界已经进人服务经济时代,据世界银行统计, 1998年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为288540.43亿美元,其中农业占5%,工业占34%,服务业占61% (世界银行《1999/2000年世界发展报告》第249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5月)。在服务经济时代,国民经济现代化就是经济服务化。而我国的经济结构,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04790.6亿元,其中,农业占15.4%,工业占51.1%,服务业占33.5%。这表明我国尚处于工业经济时代,与经济服务化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而历史文化名城的经济结构就比较乐观,在国内生产总值35996.6 亿元中,农业占4.2%,工业占45.2%,服务业占49.6%。我们认为,国民经济服务化的标准,可以拟定在服务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超过50%。历史文化名城的服务业产值已经达到49.6%,这说明其经济结构接近经济服务化,或者说,它们已接近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
(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
文化力,是人们在研究文化与经济的相互关系中提出的概念。经济与文化,是互为基础、互相依存和彼此促进的关系。文化的力量在经济运行中日益显示出巨大作用。什么是文化力?周浩然、李荣启所著《文化国力论》中说,“对经济发展的文化力的界定是:在经济活动中所产生和蕴涵的,推动经济文化紧密结合和协调发展过程的,以人为主体,通过人的活动所显化出来的精神力与物质力的综合结合力。”[1]在经济活动中,文化力是无时不在、无所不在的客观存在。它既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人的文化素质所转换出来的力量的表现,也是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文化氛围所产生的力量的表现。因此,高度重视文化在经济中的作用,正是现代经济的基石。不过,文化力与文化生产力是不同的。文化力是人们在文化活动中迸发出的力量。而文化生产力是生产文化产品的能力,它是由文化产品的生产要素构成的。这需要引起注意。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无论人们的文化活动还是文化服务劳动者生产文化产品的产业活动,它在城市经济发展中都能焕发出高于一般城市文化的力量。这在城市竞争力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根据倪鹏飞主编《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对中国200个城市综合竞争力2003年度排名,在综合竞争力前20名中,有上海(1)、北京(2)、广州(4)、苏州(5)、杭州(6)、天津(7)、宁波(8)、南京(9)、青岛〔12〕、佛山(15)、济南(18),占了 11名。具体而论, 综合增长率前20名排序中,有苏州(1)、青岛(9)、重庆(10)、成都(11)、天津(12)、上海(13)、北京(14)、宁波(16)、杭州(17)、南京(19)等10城市; 综合生产率前20名中有上海(2)、佛山(3)、宁波(4)、广州(7)、青岛(13)、苏州〔14〕、福州(15)、杭州(16)等8城市;综合就业机会前20名中有北京(1)、上海(2)、西安(3)、杭州(4)、广州(7)、南京(7)、天津(13)、重庆(15)、成都(15)、武汉(15)、南昌(15)、郑州(15)、徐州(15)等14城市;综合市场占有率前20名中有上海(1)、天津(3)、北京(4)、广州(5)、佛山(6)、杭州(7)、南京(8)、青岛(9)、苏州(12)、武汉(15)、重庆(17)等11城市;综合人均收人前20名中有上海(1)、广州(2)、宁波(4)、北京(5)、绍兴(7)、杭州(9)、佛山(11)、苏州(12)、天津(20)等9城市。可以说,历史文化名城的综合竞争力强于一般城市。这里揭示出一个一般规律,文化底蕴越是深厚的城市经济社会越是发达,综合竞争力越强。
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经济作用
历史文化名城的根本特征就是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底蕴越深厚,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就越大。人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动物,成为动物界的精灵,就在于人有文化,其它动物没有。文化是人类借助语言文字反映和表现自然和社会的一种活动。文化发展的一般过程,首先是人们出于交往的需要产生语言,其次是为传递和记录语言而产生文字,第三是人们运用语言文字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信息、经验和情感进行表达、传播和交流。人类没有文化时期,处于原始状态,经历几十万年的漫长岁月。人类有了文化,进人文明时期,几千年就取得今天这样辉煌巨大的成就。可见,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根本的动力源泉。
第一,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城市起源于人类社会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一个文明发源地能不能称的上城市,要看它是否具有固定居民点、大型神庙建筑、防御性设施以及手工业作坊、集市等要素”(见2002年7月21日《光明日报》)。大型神庙建筑,是民众文化交流的场所。手工作坊和集市,则是人们经济交流或交换的地方。河南商丘可能是我国商业的发源地。城市的变迁,主要是随人们经济、文化交流和交换的变化而变化。有些城市的衰落,如江苏的淮阴,曾伴随京杭大运河而兴盛,也随着交通条件的变化而衰落。历史文化名城的长盛不衰,一方面是它们不断适应历史的和现实的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自身文化积淀不断加深加厚,可交流和交换的内容不断丰富。充分利用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遗存,扩大自己同全国、全世界的交流和交换,是非常有益的。
第二,提高居民素质。居民素质就是文化素质。居民文化素质的主要内容是,科学技术知识,社会道德观念,身体健康水平,生活消费品位。历史文化遗存的大量科学技术知识,无论是自然科学知识,还是社会科学识,都是今天发展创新的泉源。例如现代瓷器的科学知识,许多方面是在景德镇瓷器生产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在某些方面还没有达到它历史最好水平。古建筑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文物古迹,也包含大量建筑科学技术知识。至于社会科学方面,千古兴亡多少事,总结经验,发现规律,服务当代,许多人达到博古通今的境界,必然人才辈出。社会道德观念,是民族精神,是个人行为处事的指导思想。古往今来,多少英雄模范的崇高品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与奋发。尽管时代不同,建设品德高尚的社会,任何时候都要借助历史的传承。身体健康水平是居民素质的重要方面。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其生态环境一般优于其他城市,因而有较好的人居环境。同时,为居民身心健康服务的文化娱乐、体育等产业和事业发达,可以较好地满足居民需要。人们知识丰富、情操高尚、身心健康自然形成较高的消费品位;较高的消费品位反过来又促进人的知识能力、道德风尚和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历史文化名城所蕴涵的历史文化,确确实实是造就高素质居民的重要根基。建设学习型城市,如不重视历史文化优秀传统的学习和发扬,将是重大的失误。
第三,扩大产品文化内涵。任何产品的使用价值都由实物和文化两种要素组成。产品中的文化要素就是产品的文化内涵。产品文化内涵的主要内容是,消费需求、科学技术、劳动技能、企业文化等。科学技术亦即知识,知识的传承和创新是历史文化与当代文化的结合,是生产任何产品的先决条件。消费需要,产品都是为满足消费者的一定需要而生产的。消费者需要的形成,一方面是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影响下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另一方面是生产者在一定文化支配下所生产产品对消费的刺激。文化对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影响便构成了产品的文化内涵。产品文化内涵与企业文化是两个概念。由于企业文化是生产者生产产品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理念,是人的理性的提炼与表现,它自然融会贯通于产品之中, 成为产品文化内涵的组成部分。历史文化名城所积淀文化,方方面面,多种多样。究竟哪一方面对哪种产品的影响,孰多孰少,或大或小,是可以具体分析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产品所受影响就大,钢铁产品和机械品所受影响就小。但是,在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企业名称、产品品牌、款式、包装等等主要以文化为基础的设计,不但是受其影响,而且往往还要借助历史文化名城的声名以光耀自己。所有这些,是文化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鲜明表现。
第四,塑造城市形象,增添城市光彩。历史文化名城本身就是一座性格独特、形象鲜明的城市。它以几千年或几百年的文化蕴藏塑造了自己的形象。城市的形象是由外在形态、文化精神、居民素质和产品质量所构成。城市的外在形态,即城市外貌,是生态环境和房屋、道路建筑的有机结合。这里既有反映古城风貌的古建筑或文物古迹,也有表现科学技术发展和审美观念变化的现代建筑。它给人们带来景色优美与宜人居住的印象。“美丽的城市”,是经常听到的赞语。文化精神是文化融入居民、企业、机关、学校、军队等单位和个人的追求目标和行为准则。它主要是历史文化的精华,如爱国、团结、勤劳、勇敢、向上、诚信、热情等等,既是城市精神,也是民族精神,都能转化为城市的凝聚力、感召力、吸引力,使城市成为生命力很强的城市。城市居民素质,正如“一滴水反映一个太阳”一样,人人都是城市形象的代表。城市是人文荟萃的地方,历史文化名城更是这样。它既能造就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也能培养出文质彬彬、勤劳朴实的可爱市民。产品质量,即城市提供给市内外人们享用的各种产品——实物产品和服务产品,同样是城市形象的鲜明表现。城市品牌与产品品牌是互相作用的。产品借城市扬名,城市依产品增光,青岛啤酒、北京烤鸭、桂林旅游、景德镇瓷器等等,都是城市的亮点。当然,历史文化名城对本市形象塑造最突出的,贡献是个性和特色。每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都有自己的发生、发展历史,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它像阳光雨露,普照和滋润着城市的各个角落,在山川湖海之间也熠熠生辉。总之,历史文化名城就是一张发光名片,只要我们真正认识它的特性和价值,尽力维护它的生存和发展,它就会与日月同辉。
第五,开发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资源丰富,它为本市、全国和全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历史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它既是许多英雄故事、重大历史事件的舞台,也是科学技术、人文典籍的载体。这就促进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多样性。旅游业对文化资源的利用,仅仅是一小部分,表面层次的一小部分。深层次的开发和挖掘,是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教育、体育、文化娱乐等众多方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可能创造出人们喜闻乐见、喜闻乐听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文化产品同工农业产品及其它服务产品一样,具有市场商品和公共产品两部分。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历程中,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资源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三、发挥历史文化名城经济作用的对策思考
历史文化名城的经济作用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而深化,天然具有“不尽长江滚滚来”的韵味。如何发挥历史文化名城的经济作用,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应当高度重视。一般需注意的是,保护文物古迹与整理文化遗存,发扬优秀传统与注重开拓创新,培养本地人才与吸引各方精英,积极发展文化事业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立产业发展基金与实行多渠道融资,扶持重点项目与帮助大型企业,立足本地市场与开拓外地市场,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
第一,坚持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城经济作用的发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文化的根本作用就在于教育人、团结人、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个意义上, 重视文化,重视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对待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也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发挥它的经济作用。不少地方有意无意地把发展旅游业当作发挥历史文化名城经济作用的主要方面,这是不合适的。文化渗透于经济是全方位、多功能的。历史文化名城对旅游经济的促进,只是作用之一。本文提出的几方面的作用也是一般的说说, 抛砖引玉而已。历史文化名城就是一座文化宝库,一要认识,二要保护,三要发掘。因此,口头上的重视远远不够,必须建立专门机构,筹集研究基金,实实在在地把发挥历史文化名城的经济发展作用提上议事日程。
第二,保护文物古迹,整理文化遗存。今天,历史文化名城的遗存,主要有文物古迹、文献典籍和各种非实物的文化遗产。但是,它们是容易受到伤害的,也是不可再生的。地球上的瀕危物种,不仅是动物植物,而且有文化。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动植物的多样性,而且需要或者更加需要文化的多样性。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因而是历史文化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无论是否获得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命名,都有丰富的文化遗存。不过,生物物种的淸亡与文化多样性的减少,同样存在,甚至也十分严重。所以,保护我国的文化遗存,也到了必须大声疾呼的时候。第一,要大力宣传保护历史文化人人有责,破坏历史文化就是犯罪。一方面要提髙人们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另一方面要依靠相应的法律和制度。依法保护历史文化遗存,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第二,尽快开展历史文化的调查研究。当然,历史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精华是了解不同文化特征、发扬光大和进行创新的依据; 糟粕不是简单地抛弃,而是作为"反面教材",从中吸取教训的资料。
第三,培养本地人才,吸收各方精英。对历史文化的调查研究、开拓创新,根本的条件是人才。这里用得上“有了人就有了一切”这句话。研究文化,需要有文化的人,亦即需要文化素质较高的专门人才。许多地方似乎都看到了人才的重要性。但不少地方让人产生“叶公好龙”的感觉。我们希望,在保护和发扬历史文化的事业中也有“伯乐”,让历史文化研究领域有无数纵横驰骋的“千里马”。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是很强的。培养和任用本地人才,什么时候都是主要的。但文化又是在交流中存在和发展的。本地人有“习以为常”的弱点, 往往对一些宝贵的东西视为石头瓦片,“捉而弃之”。而外地人的新鲜和敏感,则是认识宝藏、发掘宝藏、触发灵感的有利条件。在名城文化的研究中,本地人才与外地人才的结合、本地研究机构与外地研究机构的结合, 可能是较快取得成效之路。
第四,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文化产业是为人们进行文化活动提供服务的劳动活动。这种劳动活动的结果形成文化服务产品,简称为文化产品。文化活动的普及性,使文化成为社会的共同需要,因而文化产品具有鲜明的公益性。而居民需要的特殊性,使文化产品又具有个人性。文化服务劳动者作为社会分工的组成部分,他们为社会提供文化产品所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必须通过劳动交换,即以文化产品同其它产品相交换。这样,文化产品的公益性,一部分便成为公共产品,生产公共文化产品所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由社会或国家来提供;文化产品的个人性或私人性,在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中, 便转化为商品,通过市场满足居民的需要。人类社会自有文化产品以来,就是由公共产品与商品两部分组成。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大部分文化产品被当作公共产品,生产这部分产品的机构称为文化事业,由财政支付其所需费用。小部分文化产品仍保持商品形态。1998年以后,我国文化商品生产日益发展,并显示出新兴产业的态势,因而出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个概念并行的状态。我国文化建设滞后是不争的事实,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都要发展。当前的问题是,在强调财政困难的观念影响下,要求文化事业单位“创收”,即将部分公共产品当作商品来出售;要求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即要求部分商品要当作公共产品提供给社会。这种做法表现出行政机关的错位和越位。国家对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提供,一是社会需要,二是财政承受力的许可。一般情况是社会需要量大,国家财政承受能力低。国家在财政能力许可的范围内,提供必不可少的公共文化产品。一旦承诺,就要取信于民,不能推卸责任。例如,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并已写人宪法。国家财政无论如何困难,也要保证义务教育的投入。对于文化服务商品,作为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国家的调控和管理,应遵循市场规则。文化企业对市场、对消费者的责任是提供适销对路、价廉物美的商品;对国家是依法经营、依法纳税。这样,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相结合的。文化服务商品同其它的实物产品和服务商品一样,有优质品、劣质品,还有毒品。国家-方面积极引导,让文化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符合时代主旋律的要求;另一方面,依法治理文化市场,严厉打击犯罪,取締一切违法行为。所以,国家对文化企业和一切文化服务劳动者不是简单地说一句“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而是积极引导与依法治理。
第五,改革文化服务管理体制。文化服务管理体制应有三部分,即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企业的管理体制。这三种体制应分别研究。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目前部、局林立,再加上地方分割, 因而政出多门。这是妨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影响文化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所以,国家对社会文化的管理部门应当尽量减少。同时,依法管理,不仅要企、事业单位要守法,各级行政管理机关也要守法、执法。文化事业单位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比较稳定地,无论现在和将来,它们都是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生产者提供者;另一部分是变动着的,即处于由公共文化服务向市场服务转变的过程之中,一些“半事业半企业”单位就是这种情况的表现。国家和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公共文化服务,必须坚持事业体制,不能借口“财政困难”而减少支付或强令其“创收”。对于“半企业半事业”机构,则经过调查研究,纳人事业建制或促其转变为企业机构,应早做决策。对于企业,应视同一般工商企业,依法管理。如有需要,亦可实行政府采购办法。
第六,加强调查研究,注重全面规划。每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都有自己独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独特的历史文化脉络,从而形成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现在,许多地方都提出了重视本地文化特色问题,但真正提炼出或概括出本地文化特色的地方却不多。问题在于,认识一个地方的文化特色,不是现象的描述,而是对其本质的认识。这只有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和反复讨论,才能切实把握其本身特质。在这基础上,对其全部文化遗产,无论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都要针对具体情况做出开发利用与保护的规划与实施办法。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
中国城市年鉴,2004年,总第20期,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中国城市年鉴社,第263-2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