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员 > 院领导 > 夏杰长 > 夏杰长研究成果 > 文章详情

夏杰长:数字经济助力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

发表于

      服务业连续多年占据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更是创造和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力军,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这一重要论述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描绘了宏伟蓝图、锚定了基本方向。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广泛渗透,服务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技术条件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我国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要重视发挥数字经济在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中的关键作用。

  构筑现代服务业生态系统

  理解优质高效服务业新特征,需要立足数字技术广泛运用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基本事实,着力构筑现代服务业生态系统。

  一是数智引领。数字技术在各个服务行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智能化成为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服务业的渗透已将服务业智能化发展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无论是金融、零售、医疗、教育等数据密集型行业,还是在诸如法律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翻译等劳动密集型领域,人工智能的替代服务都已迅速崛起,在给人们带来更好更新奇服务体验的同时,也大大促进了资源配置效率。承载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多重功能的服务业,其数智化进程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在加强信息通信服务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推动数字中国建设,重点加快数字技术与金融、科技服务、设计创意、现代物流等行业的融合发展,以重要服务行业的探索试点引领带动整个服务业的数智化进程。

  二是平台支撑。平台是一个多主体互促共生的生态系统,是数字经济时代服务和交易的主要载体,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离不开平台的有力支撑。首先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平台化。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专业性强、创新活跃、产业融合度高等特点,是形成全球价值链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走平台化发展道路,是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构建集信息、采购、物流、金融、电商等为一体的网上服务平台,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工作流集成,提高研发、制造、服务等环节协同发展能力。其次是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平台化。随着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平台化趋势越来越凸显。生活性服务业平台化将分散的海量供给和需求通过自身的平台进行撮合成交,不仅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扩大了服务和交易的边界,还增加了行业技术含量,改善了居民的服务体验和生活水平,降低了服务交易成本,是生活性服务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最后是社会服务平台化。社会服务业的发展与民生福祉息息相关。运用互联网平台扩大高质量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教育与培训、文化体育、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的有效供给,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有效途径。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政府支持政策落地,“互联网平台+社会服务”的模式步入快速高质发展的快车道,人民群众可以享受更便利、更普惠、更优质的社会服务资源。

  三是开放高效。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建设,必须走开放发展道路,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对扩大服务业开放作用带来重要影响。一方面,数字化赋能意味着生产过程被分解成许多专业化环节,根据全球不同地区的人力资本、区位特征、市场结构、资源禀赋等方面的优势布局生产线,同时通过信息技术将其连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得在全世界生产、交易、消费成为客观现实,极大推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另一方面,借助数字技术和相关基础设施,推动了跨境服务与数据的购买、消费和支付水平。开放促进竞争,竞争提升效率。数字化赋能意味着服务业企业的组织方式、服务供应方式和消费模式将发生颠覆式变革,进而显著降低人工成本和交易费用,提高服务业生产率。这也是十多年来服务业生产率不断逼近工业生产率的主要原因。

  四是普惠共享。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数字经济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不仅是提质增效,更有助于实现普惠共享。随着数字技术在生活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医疗行业的互联网医疗、教育行业的在线教育以及护理行业的智慧养老等模式,使相对偏远的农村地区也能同频享受城市优质服务资源,这是缩小城乡服务资源差距和最大程度增进全体人民福祉的有效举措。此外,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动力。

  五是科学治理。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他在2021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完善体制机制,提高我国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数字化赋能服务业尤其是赋能公共服务业,能够有效提升政府治理效能,让科学治理成为现实。比如,推动政务信息化共建共用和政务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明显提高了“互联网+政务服务”效能,推动了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2021年,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名用户突破10亿,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数字政府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掌上办”“指尖办”成为各地区政务服务标准配置。数字化思维快速融入政府治理全过程,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民生需求,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进行源头治理,有力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

  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

  数智引领、平台支撑、开放高效、普惠共享和科学治理的现代服务业生态系统,离不开数字技术及数字经济的有力支撑。因此,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在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中的关键作用,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积极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做大做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体系,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培育强大的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建设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型服务业集团,又要为中小微企业拓展发展空间,特别是要以数字经济赋能服务业企业,让其发展充满生机活力,形成多层次市场主体互助共促的新局面。可从优化营商环境、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着手,不断增强中小微服务业企业的供需匹配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第二,强化数字技术的落地运用。推进5G、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云计算、边缘设计、大数据分析、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服务行业落地运用,为产业数字化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加强技术基础支撑,积极引导、支持平台企业提供针对性强、使用便捷、成本合理的服务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强化中小微生活服务业企业主动拥抱数字化的意愿。推动旅游、餐饮等重点行业或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试点示范。

  第三,积极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根据数据性质完善产权性质,建立统一规范的数据管理制度,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探索形成集全国性市场与区域性市场、场内市场与场外市场、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综合市场与专业市场、国内市场与跨境市场于一体的多层次数据要素市场体系。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重点培育面向实体经济的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重塑生产组织和管理流程,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第四,加快数字化转型制度体系建设。一是加快服务业数字化标准建设。推动各地政府与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共同建设服务业数字化的行业标准和品牌标准,形成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指导,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化服务能力提升,培育产业新业态。二是完善服务业数字化治理体系。坚持包容审慎的监管原则,顺应现代服务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形成边界明晰、分工协同、平衡互动的治理结构。把握平台企业的发展特点,以维护消费者利益为出发点,妥善处理多元利益与矛盾,权衡规模效应与竞争效应,健全平台经济长效监管机制。三是积极参与数字贸易国际标准及规则制定。充分发挥我国在跨境电商、移动支付、电商服务等方面的数字经济优势,积极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新规则,进一步增强中国在国际经贸规则和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