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咨询 > 理论动态 > 文章详情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⑮】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需要发扬斗争精神

发表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提出了“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新的意识形态建设动员令,提出了“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严密防范系统性安全风险”和“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的明确要求,为全党开展好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全球化趋势加速演进,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都在发生重大变化,总体国家安全观受到全党高度重视。在现代国家,意识形态在总体国家安全中起着联通各个环节和激活各个要素的极端重要作用,既是国家安全的基础,也是国家安全的目标;既是国家安全的核心,也是国家安全的灵魂。因此,有效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风险,有效维护和巩固意识形态安全,就成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乃至国家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当前我国维护意识形态的风险点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必须以防范意识形态风险为前提,而有效防范意识形态风险必须建立在明确意识形态风险所是的基础上。从意识形态风险来源、风险传播和风险应对三个维度分析,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风险主要体现在敌对意识形态渗透力度空前强化、敌对意识形态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和意识形态工作者能力素养有待提高三个层面上。 

  一是渗透力度空前强化,价值交锋更加激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亟需巩固。东欧剧变之后,西方敌对势力开始把中国作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这是不争的事实。进入新时代,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并逐渐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对华经济遏制和军事围堵效果持续递减,其表现出越来越浓烈的价值观焦虑并持续加大意识形态渗透力度。事实上,从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到特朗普政府的“全面竞争战略”再到拜登政府的“印太战略”,都把开展对华意识形态渗透作为遏制中国发展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东欧剧变殷鉴不远,颜色革命近在眼前,西方国家以经济优势为后盾,以军事强权为保障,以“普世价值”为武器,诱导我们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以此达到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如期实现的目的,这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最大风险。 

  二是传播方式更加多样,错误思潮谬种流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更大冲击。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取得革命性突破,能够满足大众信息获取和信息传播双重需求的新媒体层出不穷。在新媒体成为信息传播主渠道的背景下,政党和政府的信息“把关人”角色受到质疑,信息传播的“蝴蝶效应”和“马太效应”更加明显,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各种错误思潮利用新媒体广泛影响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尽管近年来我国的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已经取得长足发展,但是相较于数字和网络技术强国,我国在基础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领域还相对落后,利用数字网络技术辅助意识形态攻防的斗争能力和经验上还比较有限,特别需要适应新媒体环境中的意识形态新挑战,从而在国际意识形态斗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三是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掌握不深不透,工作方法简单陈旧,意识形态工作者能力素养有待提高。近年来,敌对意识形态并没有主动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以更隐蔽的形式继续存在。以历史虚无主义为例,尽管明目张胆的历史虚无主义已经销声匿迹,但是改头换面的历史虚无主义并未退场。“美化民国论”“揭秘历史论”“解构崇高论”粉墨登场,借纪念之名行攻击之实者有之,以宣扬之姿行贬抑之事者有之,举娱乐之幌求丑化之效者有之。不少意识形态工作者之所以缺乏回击错误思潮的勇气,归根结底还是没有练好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看家本领,既没有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也没有熟练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事实上,比思想认识不明、工作方法不对更大的意识形态风险是斗争意识不够和斗争胆魄不足的问题。一些党员干部“只种花不栽刺”,对错误言论“睁只眼闭只眼”。有的党员干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对错误思潮“温良恭俭让”。个别党员干部甚至当起了明哲保身的“鸵鸟”和“无可无不可”的“开明绅士”,信奉“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处世哲学,把意识形态领导权拱手让人。

  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宣传文化部门要强化政治担当,勇于改革创新,敢于善于斗争,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这充分说明,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有效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强调在什么领域、以什么方法化解风险挑战的问题,更强调什么样的人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化解风险挑战的问题。因此,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需要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意识形态战线上的党员干部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第一,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要学马懂马明辨是非。意识形态领域发扬斗争精神的基础和前提是知行合一,这不仅要求意识形态工作者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更要求意识形态工作者能够明辨是非勇于实践。普列汉诺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在列宁之下,但是斗争精神远在列宁之下,这是因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精神集中体现在敏锐的政治鉴别力上,这种政治鉴别力本质上是政治立场的突出表现。一位党员干部有无政治鉴别力,起决定作用的是他在重大是非面前是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还是首先考虑个人的进退得失。毛泽东曾严厉批判党内一些同志:“一些号称学得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员。他们学得了社会发展史——历史唯物论,但是一遇到具体的历史事件,具体的历史人物……就丧失了批判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也明确批评有些党员干部:“在涉及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原则性问题的政治挑衅面前态度暧昧、消极躲避、不敢亮剑,甚至故意模糊立场、耍滑头”。毛泽东同志和习近平总书记批评的这种现象绝不是个例。

  意识形态斗争不仅仅是信仰之争、主义之争,更是盛衰之战、存亡之战,是每一名党员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但是个别党员干部为什么能够靠模糊立场蒙混过关?尽管个别人打的是小算盘,上不了台面,但总要摆出一些吓唬人的理由。在这方面,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所谓“让人说话,要宽容”“人家的错误让人家自己去说”,等等。意识形态工作者的责任,就是从理论上剥夺他们的借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因此,面对任何歪曲、否定党的历史的言论,面对任何传播政治谣言、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的行为,我们都要挺身而出,理直气壮地予以批驳,决不能“爱惜羽毛”、态度摇摆;对导向错误、内容低俗的文艺节目和出版物,要坚决叫停;对互联网空间任何反动言论、噪音杂音,都要坚决斗争,决不能以牺牲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为代价纵容所谓的“网络自由”。

  第二,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要辩证施策占取先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没有枪炮的较量一直未停”。这种没有硝烟的斗争更加考验党员干部特别是意识形态工作者辩证思维和占取先机的能力。

  要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同解决实际利益问题结合起来。对群众合理、善意的批评和监督,不论多么尖锐,都应该真诚欢迎、认真听取、切实改正,要通过下功夫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为意识形态工作赢得最广泛的民意认同。要精准把握敌对势力进行渗透分化的重点人群,对这些重点人群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要切实把社科理论阵地、文化传播阵地、艺术传播阵地等管好用好。对学术问题,要发扬民主、平等讨论、以理服人,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和学术观点问题。对思想认识问题,要摆事实、讲道理,加强正面宣传。要积极创新宣传理念,提高专业化精准化水平,汇聚更多资源力量,创新宣传手段,多用“冒热气”“带露珠”的语言,把“想讲的”变成“受众想听的”,把“受众想听的”融进“想讲的”。理论文章不必一味追求“高大上”,而要在通俗易懂、切中要害上下功夫;理论宣讲要既上得讲堂又能走进田间,用小故事阐述大道理,共同讲好中国故事,发出更多中国声音。

  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常思大局、常观大势,定期对网络意识形态的重大风险因素进行排查分析、列明清单、做好预案,哪些方面需要重兵把守、严防死守,必须心中有数、了如指掌。要加强网上舆论监测预警,及时跟踪舆情高发敏感领域动态,善于发现各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努力将舆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要树立“大宣传”工作理念,形成全党动手、多维推动、密切协作的工作合力。只有善打整体战,能下先手棋,既勇于斗争又善于斗争,才能打赢意识形态领域这场输不起的战斗。

  第三,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要刚柔相济务求全胜。意识形态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前途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警示我们,思想舆论阵地一旦被突破,其他防线就很难守得住。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上,我们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必须取得全胜。”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为什么必须取得全胜?苏联在上个世纪对阵西方意识形态攻击的惨败,给我们留下深刻的教训。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现实中很多国家发生的颜色革命告诉我们,意识形态工作只要有一个裂缝,错误思潮就会乘虚而入扩大战果。面对我们在意识形态工作领域出现的漏洞和短板,敌对意识形态不会见好就收、适可而止,只会撕开裂口变本加厉,因为它的根本目的就是打乱复兴进程搞垮社会主义政权从而让西方价值观一统天下。因此,意识形态战线是一道看不见、输不起,也不能输的生死线。

  因此,开展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必须刚柔相济求取全胜。在意识形态斗争过程中,我们要把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坚强领导与构建多主体协调共治有机结合起来,把坚持意识形态立法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有机结合起来,把技术治理与社会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刚性要求和柔性要求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职能作用。彰显意识形态工作“刚”的一面,就是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用法治的强制手段和科技的物质手段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保驾护航,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基础。彰显意识形态工作“柔”的一面,就是要教育引导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复一日地与各种错误思潮争夺人心,营造与党的意识形态宣传相契合能共鸣的基层社会舆论。在意识形态工作领域,我们既要坚韧不拔,更要保持耐心;既要立场鲜明,更要循循善诱;既要胸怀全局,更要明察秋毫。我们只有以刚柔相济的手段久久为功,才能获取新时代意识形态斗争的全胜。

  作者系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宝鸡基地主任,宝鸡高新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