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智库评论 > 学术顾问 > 裴长洪 > 裴长洪重要观点 > 文章详情

裴长洪:培育中国制造新优势

发表于 cjyyzb

  近一个时期,有关“中国制造丧失竞争力”的说法引发争议。与10年前相比,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明显弱化,部分制造业正在向东南亚转移,加上发达国家再工业化进程加速,“中国制造”的确面临新的挑战。那么,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会被取代吗?我们能否抓住新的战略机遇,培育新的国际竞争优势?

  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弱化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看,虽然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没有变,我国处于有利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没有变,但是与10年前相比,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某些有利条件,正在明显弱化。劳动力无限供给的“人口红利”,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正在发生趋势性转变;其他资源性产品的国际价格也明显升高;与周边一些国家相比,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传统比较优势正在逐步消退。根据英国经济学人智库(EIU)的数据,中国的劳动力成本10多年来大幅增长近4倍,单位小时劳动成本由2000年的0.6美元增加至2011年的2.9美元,已相当于泰国的1.5倍、菲律宾的2.5倍、印尼的3.5倍。从土地价格看,2011年末,全国主要监测城市地价总水平为3049元/平方米,是2005年末的2.4倍。

  在这种背景下,当前世界制造业流向出现了两种新动向:一种是,在美国高调鼓吹“再工业化”、“重振制造业”等政策目标的口号下,一些制造业向美国本土回流;另一种是,世界制造业的某些行业向一些劳动力成本更低廉的经济体转移。例如,2000年全球40%的耐克鞋产自中国,产自越南的不足一成半,但2010年以后越南已取代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耐克鞋生产国。

  在中国工资成本和生产成本继续上升态势下,东盟各国制造业的竞争力继续增强,国际资本也更多流向东南亚地区。此外,根据《世界投资报告2012年》,2011年流入东南亚的外国直接投资为117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而同期中国的增长率只有8%。

  “世界工厂”地位不会被取代

  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短期内会被其他国家取代吗?答案是否定的。

  一方面,虽然美国确实希望世界制造业的某些部分转移回国内,而且制造业回流美国的现象也存在,但这主要发生在高端产业中的高端技术环节。由于低收入家庭受教育的激励不断下降,美国整体人力资本水平呈下降态势,这使得美国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市场呈现高低两端扩张、中间层次萎缩的特点。因为中等技能劳动力的短板,美国大规模接受制造业多数生产环节回流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另一方面,相较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绝对优势仍是劳动力庞大规模和占绝对优势比重。比如,与被认为具有经济增长潜力并且与人口红利相关的“新钻11国”(韩国、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巴基斯坦、菲律宾、孟加拉国、尼日利亚、伊朗、越南、土耳其、埃及)加上印度共12国相比,2010年,在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中,中国占到了38%的绝对多数比重。即使到202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仍然高于许多其他国家。这就决定了这些国家替代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可能性并不大。

  更为重要的是,未来,中国要保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实际上就意味着能否在更高的产业价值链上获得竞争力。这种新的国际竞争力不仅取决于劳动力数量或工资成本,更取决于劳动力质量或人力资本。而近年来,中国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正在成为经济竞争的新优势。1982年我国劳动者人均受教育年限为4.6年,到2009年已达到9.5年,预计到2020年可达11.2年。这一点,中国相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进一步看,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协调性不断加强,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在一个时期内将保持相对低于东部地区的水平,尚有劳动力供给潜力可以挖掘,传统的中国劳动要素禀赋的优势,还将在中国中西部延续一个时期。因此,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一定份额会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但是中国作为这类产品制造者的“世界工厂”地位不可能被替代。

  打造新的国际竞争力

  虽然我国“世界工厂”地位短期内不可能被取代,但这是有条件的,包括人口总量、结构特征和教育发展的外部条件,需要在企业和市场的许多内在因素作用下,才能转化为劳动力和人力资本的新优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应积极培育新的国际竞争优势,赋予“世界工厂”新的内涵。

  一方面,要创造有利于人力资本积累的政策环境。在教育和培训的供给方面,政府应该增加公共投入,降低家庭和个人的教育支出比重。同时,通过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提高人力资本回报率,引导家庭和个人对人力资本投资。此外,还要创造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政策环境。正如单位劳动力成本的计算方式所显示的那样,在由工资表示的劳动力成本不可避免提高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提高越快,单位劳动力成本提高越慢,劳动力优势得以保持。然而,提高劳动力生产率不能仅仅依靠提高资本劳动比,更根本的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另一方面,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应鼓励企业因地制宜、因厂制宜开展各种创新。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培育产品品牌,提高出口产品的品牌竞争力。

  除此之外,培育和形成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新优势还有以下6个不可忽视的途径和措施:一是采取精致化生产,通过管理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二是培育新的商业模式。通过专业分工,少数有竞争力的企业将不具有优势的生产环节外包,集中资源发展优势的生产和经营环节,并以生产性服务为龙头,跨地区、跨行业,把大量中小企业连接为完整的供应链,形成整体对外竞争的新优势。三是发展电子商务,利用电子信息化手段寻找新客户,形成网上交易市场,降低交易成本。四是打造新型的国际商务平台。在原有国内市场基础上,引进国际商务的技术手段、运营模式和广告宣传,形成更多的义乌国际商品交易模式。五是企业走出去建立国际营销渠道。通过兼并国外企业进入当地市场,在国外复制商品市场、寻找代理商、建立各种形式的分销渠道。六是在产业转移中形成沿海与内地互连互补的专业分工关系,以空间延续廉价劳动要素的优势。中西部地区将会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但不应该重复沿海地区早期工业化的模式。为此,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关键,对政府来说,创造一个允许企业进入和退出,并借此机制扩大有效率企业的规模,提高其比重,淘汰无效率企业,比直接代替企业进行产业或技术选择,要有效得多。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裴长洪
来源:《经济日报》
时间:2013年0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