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近日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专访时称,要正确分析物价上行成因,不要贸然改变货币政策取向。对于农产品、资源类产品的价格调整所引致的CPI增长率上行,不能简单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
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8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5%,再创年内新高,亦并创下2008年10月(当时涨幅为4.0%)以来的高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4.3%。
王国刚称,不能单纯认为只要物价发生了变动,就一定是货币政策的问题。今年CPI走势仅仅因为翘尾因素的影响就将呈正增长走势。
2009年11月以来展开的水、电、燃气和交通等价格改革也是引致今年CPI增长率呈正增长的重要成因。这种由政府调整价格引致的CPI正增长应当不归入“通货膨胀”范畴。
王国刚表示,不能仅看CPI增长率走势就判定是否发生了通货膨胀。要真正掌握CPI变动与通货膨胀的内在联系,还需仔细分析这些数据指标发生变化的成因、机理和效应,探究CPI变化的内在机制。
今年中国将继续调整价格长期过低的资源类产品价格,其中包括水、电、燃气和交通等价格,调整的总趋势是价格上行,加上今年南方旱灾,北方转暖时间推迟,以及5月份以後的严重洪涝灾害、泥石流等,给农业正常生产带来了比较严重的挑战。
他强调,如果不能在随后的时间内克服自然灾害的负面影响,那麽,今年的粮食、蔬菜、水果及其他农产品的供给都可能发生一定程度及一定范围内的供不应求,从而导致价格上行。
在此背景下,CPI增长率上行有可能超过3%。但这不是通货膨胀,不可能通过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予以预防和消解。
来源:财华网 时间:2010年09月14日 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