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 > 重要会议 > 双周财经论坛 > 文章详情

财经院举办2016年第2期“双周财经论坛”

发表于 cjyyzb
201639日下午,财经院2016年第2期“双周财经论坛”在中冶大厦9层第二会议室举行。本期作报告的学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研究员,他带来的研讨课题是“中国劳动报酬份额问题”。论坛由副院长夏杰长研究员主持,财经院及相关兄弟研究院所40余名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讲座1


张车伟教授指出,当前在劳动报酬份额研究领域存在较多争议,中国的劳动报酬份额在过去几十年来的变化趋势如何,学术界长期莫衷一是。主要原因在于学者们在进行相关计算时,采用的数据口径相异较大。他认为,劳动报酬份额的计算,只应当针对雇员部门进行,这不仅是基于针对发达经济体相关研究形成的经验,而且只有这样才能勘正自雇劳动者因资本和劳动带来的回报难以区分造成的混乱。自雇经济部门由于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都来源于同一主体,因此也不涉及收入分配领域的问题。由于我国统计部门的数据没有按照雇员部门和自雇部门作区分,这为计算雇员部门劳动份额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他和他的团队对1978年以来历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了拆分,重新区分了经济部门。他们的成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自雇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先呈上升态势,自1980年代中期开始缓慢下降,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是一个逐渐正规化的过程,这一点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类似。对于劳动报酬份额而言,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雇员部门的劳动份额在整体上呈震荡式下降趋势,但各期份额水平与生产函数理论预示基本相符,表明劳动报酬份额下降有其内在逻辑性。最后,张车伟教授从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两个方面谈论了我国劳动报酬份额下降的潜在原因及其经济含义。

讲座2


主题报告之后,参与本次论坛的部分青年学者还就相关问题与张车伟教授进行了充分探讨。

引伸阅读:张车伟、赵文,《中国劳动报酬份额问题—基于雇员经济与自雇经济的测算与分析》,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12期。

  (综合经济战略研究部张彬斌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