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8日上午,财经院2016年第8期“双周财经论坛”在中冶大厦9层财经院第二会议室举行。华侨大学全职特聘教授李拉亚博士就“宏观经济学的现状与展望”这个议题作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论坛由副院长夏杰长研究员主持,高培勇院长、财经院及相关研究院所30余名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李拉亚教授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对传统宏观经济学的反思”、“从央行角度的理论探讨”、“从财政角度的理论探讨”、“世界经济新常态”等四个方面展开,细致地对当前宏观经济学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剖析。他指出,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证明,物价稳定、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或较低的失业率并不能保证经济系统稳定。宏观审慎管理是宏观经济学从央行的角度和财政角度进行理论探讨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核心目标是预防和化解系统风险,但是宏观审慎管理不能纳入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框架。当央行同时面临宏观审慎管理和预期管理时,如何协调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则又是一个新的理论问题。金融危机爆发后,央行是否需要稳定金融市场不言自明,而货币政策是否要包括资产价格仍在争论。资产负债表管理以及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反思传统财政政策也是宏观经济学的新近发展。长期停滞、通货紧缩两个热点话题则分别从经济增长的角度、价格变化的角度来看待世界经济新常态。
李拉亚教授总结道,发展新的宏观经济理论需要拓展传统的研究范围,央行需要能容纳预期管理、资产负债表管理和宏观审慎管理的新理论框架以协调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同时,传统财政理论框架也需要扩展。新的宏观经济调控将包含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三个能够相互协调的部分,而当前宏观经济调控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引导经济走出长期停滞或者通货紧缩的泥潭,预防和化解潜在系统风险。此外,宏观经济理论的变革也会对原有一些理论产生重大影响,引发经济理论的系列变革,甚至导致经济理论的新一轮革命。怎样权衡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和监管,也依然还是一个长期的理论研究课题。
最后,李拉亚教授还与参加讲座的学者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供稿:张彬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