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动态 > 文章详情

期刊动态:《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7期目录

发表于 chuning


  • 社会主义国家政党政治百年探索

    作者: 王韶兴

    在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历史长河中,社会主义国家政党政治作为一种新型政治形态,经历了100年的发展历程。社会主义国家政党政治百年探索,涉及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治党管党和治国理政两大领域,...


  • 民族主义之前的“民族”:一项基于西方情境的概念史考察

    作者: 张凤阳 罗宇维 于京东

    人类学关于“民族”(nation)的界说,通常会提及共同的语言、风俗、文化传统和历史记忆等要素。但这些要素也都见于“族群”(ethnic groups)。概念史考察表明,“nation”一词是通过一场复...


  • 寻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源头

    作者: 方福前

    供给理论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源头,是历来重视供给的英法古典经济学,而不是其后企图否认会出现经济危机的萨伊及萨伊定律。马克思深化了供给理论,认为生产(供给)结构和产品(收入...


  • 中国私营企业主的社会构成:阶层与同期群差异

    作者: 范晓光 吕鹏

    基于中国私营企业调查历年数据,试图回答“私营企业主的社会构成”这一经典命题。经过近40年的发展,私营企业主的总体构成已发生重大变化,有市场背景、受过高等教育、非政治党派的构成在...


  • 法益保护与比例原则

    作者: 张明楷

    法益保护原则一直是刑事立法的基本指导原理。近年来,有学者主张以比例原则替代法益保护原则。但是,比例原则并无超越法益保护原则的内容;而且,比例原则缺乏目的正当性的审查,其标准也...


  • 行政组织法功能的行为法机制

    作者: 叶必丰

    行政组织法的内容包括行政机关之间的横向关系规则,但我国行政组织法并未作出规定。这是各国普遍存在的必然现象,解决的路径是创设在实现规制目标的同时承担起相应组织法功能的行为法机制...




  • 从语言看中西方的范畴观

    作者: 沈家煊

    中西方存在两种不同的范畴观:西方强调“甲乙分立才是两个范畴”,中国强调“甲乙包含就有两个范畴”。从逻辑上讲,“甲乙分立”可能形成甲和乙的“交集”,“甲乙包含”则不可能有交集,...


  • 先秦语言哲学思想探索

    作者: 周建设

    先秦语言哲学的“语源论”聚焦人的认知过程,探讨语言形成途径,揭示了主体与客体的反映与被反映关系,感官与内容的感知与被感知的关系,社会与语言的规约与被规约的关系。其“指称论”探...


  • 作为仪式的器物——以中国早期文学为中心

    作者: 闫月珍

    器物对社会文化记忆的承载,是在其仪式意义的连续性中实现的。首先,中国早期文学的乐舞仪式借助于器物搬演,实现了人与神、人与人之和,开辟、支撑和巩固了礼乐文化记忆;其次,轴心时代...


  • 当代中国的长期建藏思想

    作者: 徐志民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为改变西藏贫穷落后的面貌和实现西藏与内地的共同繁荣发展,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与中国西藏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放弃了进藏部队“三年...



  •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