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智库评论 > 学术顾问 > 裴长洪 > 裴长洪重要观点 > 文章详情

裴长洪:构建三个“三位一体”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广州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调研学习体会

发表于 chuning
   “十一五”期间,广州成功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的挑战不仅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增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每年跃上一个千亿元新台阶2009 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138.21 亿元;而且经济结构调整方面也初见成效,2009 年的三次产业结构为1.9:37.2 60.9。广州的经验说明,在经济高速增长条件下,也可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广州的经验可以总结为:通过构建三个“三位一体”,找到转变方式的突破口,强化了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机制,初步建立了转变的保障机制。

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双转移、双提升和退二进三”三位一体


广州经济的高速发展得益于逐渐摒弃单纯加大要素投入的传统增长模式,不断提升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和土地的区位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动力由物质资源推动向高端要素驱动转变。具体做法包括实施双转移、双提升和退二进三。


广州已与梅州、阳江、湛江共建三大产业转移工业园区,通过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双转移”,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吸引高素质劳动者腾出了空间。为提高要素产出效率,广州积极改造提升制造业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一方面加快淘汰落后制造业,一方面大力建设汽车、船舶等六大先进制造业基地,引导和促进高端制造业聚集发展。为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广州出台了25 项配套政策,并推进建设华南科技创新中心。为挖掘土地的区位优势,广州大力实施退二进三,即第二产业退出中心城区,腾出空间发展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服务业项目。


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机制:“现代产业体系、新型城市化和社会建设”三位一体


广州之所以能连续21 年地区生产总值位居国内城市第三位,得力于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向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协同带动转变,通过新型城市化和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向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广州通过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提升传统制造业,已经初步形成了服务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占比超过60%,先进制造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占比超过32%,基本形成符合现代产业体系要求的“三、二、一”产业结构。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广州近年来实施“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中调”的城市发展战略,对中心城区进行三旧改造与用地调整,避免了城市摊大饼式的发展。广州同时逐步建立“1+12”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政策体系,加快中心镇建设,加大对北部山区镇的扶持,并先后出台了“惠民66 条”和“17 条补充意见”,在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的同时避免了收入差距的加大。


发展方式转变的保障机制:“民营经济、国企改革和行政审批改革”三位一体


广州经济的长期高速稳定发展同样得力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作保障的长效机制。广州市一方面通过引入民营资本和外资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一方面通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保证了政府能更好地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广州先后出台了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方案和实施意见,提出为民营经济的发展让出一部分市场和资源。2009 年,广州的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 比重为38.1%,预计到2015 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比将达到45%。民营、国有、外资三种经济已成“三足鼎立”之势。广州还出台了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进国有企业公司股份制改造,推动国有企业的战略性调整。这些政策措施显著增强了经济的发展活力。为提高行政效率,广州积极推进富县强镇事权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下放行政许可事项,精简行政审批程序,2009 年以来共减少审批、备案事项565 项和200 项。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 /1 /20 /017


作者:裴长洪 陆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