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有机会向各位汇报我们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几点体会。随着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深化,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越来越大,如何对自由裁量权进行有效的控制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基本问题,这是绩效评价产生的基本背景。在中国推动绩效评价的制度框架中,从横向看,财政部门是推动绩效评价的主导部门,审计部门也在推进绩效审计,各级人大现在也对绩效评价给予了高度重视。此外,财政和各个相关领域的专家以第三方的身份也在提供越来越多的专业支持。 在中国推进绩效评价的制度框架中,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格局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现行的政府间财政关系框架下,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很高,而其中大量支出项目是按照上级政府的要求和标准进行安排的,上级政府的要求和标准构成了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 从我们近年来对财政绩效评价的研究和以专家的身份作为第三方进行绩效评价的实践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关注: 一是各级人大对绩效评价工作越来越重视,各级人大不仅关心绩效评价的结果及其应用,很多地方的人大代表还参与到预算本身的制定和绩效评价的过程中。地方人大对绩效评价工作的参与度不断提高对于未来绩效评价工作进一步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在绩效评价的实践中,各领域专家作为第三方提供专业、中立、科学的评价至关重要。绩效评价具有高度的专业性,不同项目所涉及的专业领域也有很大差异。财政部门在推进绩效评价工作时要关注项目绩效评价中评价深度和评价广度的平衡。对某一特定类型的项目聘请专家进行深入的分析,力求尽可能揭示项目立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及产生问题的深层体制机制原因,以此为基础推动体制机制层面的改革并从制度层面实现绩效的改善的思路强调的是绩效评价的深度。而扩大实施绩效评价的项目数量和金额以对更多项目和财政资金的绩效进行评价则是拓展评价广度的思路。在绩效评价本身的成本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根据本地的实际将评价深度与评价广度结合好是各地财政部门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而其中如何发挥好专家在第三方评价中的作用是做好平衡的关键。 三是在绩效评价工作的推动过程中,需要强调学习和提供持续改善的动力,而不是仅仅着眼于惩罚。我们作为第三方多年来参与绩效评价的体会之一是持续进行的绩效评价工作是提高各预算部门财政管理水平的重要推动力量,许多预算部门随着绩效评价工作的持续开展,财政支出的绩效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四是要高度重视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从我们的工作体会来看,与增加或减少预算相比,绩效评价结果公开对项目主管部门产生的压力是推动绩效持续改善最重要的动力之一。 五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要与中期财政规划,三年滚动预算等预算改革相结合,逐步从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深入到部门预算绩效评价和政府整体的预算绩效评价。目前项目支出的绩效评价本身已经相对成熟,但在评价项目的绩效,尤其是进行事前绩效评价时,由于无法掌握一个部门以及一个地方政府的整体资金安排情况,我们难以判断这个项目本身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因此,下一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需要与部门的三年滚动预算和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的中期财政规划紧密结合,只有在整体资金安排合理的前提下,项目绩效评价才能进一步深入。 目前,许多地方的财政资金安排存在两个基本问题,一是部门的中长期规划,如“十三五”时期的专项规划与部门自身的年度工作计划脱节;二是部门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与财政中期规划和三年滚动预算安排脱节。目前我们正在做的一个工作是试图建立起部门规划与中期财政规划的匹配,在中期财力匹配的前提下,我们测算未来几年一个部门的总财力,然后在这个总财力约束下,再去配置好部门的项目和资金,这样我们有可能超越项目绩效评价,并在总体财政资金绩效的层面向下推动部门预算绩效的改善。 六是部门之间资金安排的协调问题。中国目前尚未推进大部制改革,在部门数量较多的情况下会出现许多部门职能重叠交叉的现象,而另一方面,新兴的公共服务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这容易导致公共服务提供的空白。我们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应在政府层面明确各项公共服务现状及已安排财力情况,然后设定未来3-5年各项公共服务需要达到的标准以及对应所需财力,然后根据各项公共服务的现状与目标的差距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并安排相应的财力。根据部门的职责和绩效目标的要求在总体财力约束下进行财政资金的分配,我们希望能够在这个层面切实的推动中国的财政支出改革。 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